
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:整治欠薪,政府國企要“門前清”
新華社記者姜琳、葉昊鳴
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,以工程建設特別是政府性投資和國企項目為重點,全面核查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支付、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等保障制度落實情況。
相關方面要嚴格按照部署,依法依規嚴懲欠薪行為,對失職失責公職人員予以通報和問責。要帶著對農民工的深厚感情,深入排查欠薪隱患,高效解決欠薪問題。
一個項目,從發包方到承包方再到分包方是一個長長的鏈條,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欠薪。年終歲尾,正值各類項目、工程資金結算期。今年以來,受國內外復雜環境和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,確有部分行業、企業面臨一定經營壓力,但這些都不是欠薪的理由。
相關方面首先要做到“門前清”,避免因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逾期少支付、未支付中小企業賬款,最終導致鏈條末端的農民工群體無錢可領。同時,要加大欠薪整治力度。
當前,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正在全國開展。僅在廣西南寧,人社、公安、檢察院等部門聯合行動,一個月內就抓獲4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嫌疑人。從抓獲的嫌疑人情況看,他們無視道德、無視法律,有的有大額現金進賬,有的存在高消費行為,有的有能力支付卻拒不支付。
清理欠薪,就當以鐵腕手段、重拳出擊,讓欠薪者無路可走,讓勞動者不為薪憂。依法對欠薪特別是惡意欠薪者從嚴懲處,是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有力舉措,是保障民生的生動實踐,更是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要之舉。
整治欠薪,事關勞動者個人、家庭乃至整個社會。各級政府和相關方面要切實提高責任意識,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,強化對欠薪懲戒,扎牢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籠子。對欠薪問題調解解決一批、接訪化解一批、仲裁處理一批、司法執行一批、應急資金兜底保障一批,確保勞動者按時足額拿到報酬回家過年。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竹溪縣融媒體中心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注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